夜读|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_世界聚焦
小姨在银行做了一辈子柜台工作。年轻时,她一直在乡下的几个营业点之间“迁徙”,她住过的那些平平无奇的楼宇,我都做过客,在里面品尝过小姨的手艺。待她如愿以偿地回到县城的营业厅,已是接近退休之龄。
突然想到小姨,是被一条热搜新闻“带”出来的。消息说,在银行笔试“难”出天际,招聘门槛不断提高的同时,银行员工的离职率也在逐年攀升。在浙江,一位叫杨蕾银行职员在2021年下定决心离职,结束了5年多的银行工作生涯。负责个人信贷业务的她很难往上走,这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让她焦虑。
(相关资料图)
但让她冲上热搜的,并不是这份隐秘已久的辛酸,而是“放弃50万年薪”。几十年前,在我们的乡下,我小姨和小姨夫在银行的高收入,也总是一个热度难消的话题,而他们多年回不到县城的苦楚,却无人顾及。这种情形并没有随时间改变。
很多网友在杨蕾的故事下面留言,评述重点放在了对银行高收入、优越工作环境的羡慕之上。我深信这种意念并不完全出于夸张,毕竟高收入的诱惑力可以含糊掉很多显而易见的难题。但必须说明的是,这里面充满了误会。
高收入的背后,是高付出。在很多网友眼里,银行的“朝九晚五”代表着一种光鲜的、体面的工作生态,但很多银行从业者的留言显示,他们是各有各的忙,各有各的苦,譬如“陪着笑脸面对客户的谩骂”。
杨蕾也说,一天的工作从上柜开始,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,“忙到连喝口水和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。”虽然银行下午5点关门,但对外停办业务后,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:先参加“夕会”,再整理好当天的现金、凭证和回单等,任何一样都不能出错。
这种表达是真诚的。我亲眼在银行柜台外看过我小姨工作的繁忙程度,也注视过她手上的老茧。小姨年轻时很漂亮,手掌白皙,但柜台上的经年忙碌,令她的手先自“老”了起来。这种“职业围城”现象,何止于银行一种?
二十年前,当我刚刚进入媒体行业时,也被人误读为动动嘴、动动笔,就能拿到高薪。他们看不见的,是日复一日在夜班中打仗般的极度忙碌,是经常到了家门天已经微微亮的极度疲惫,是夜里到家孩子已睡着而孩子早上醒来我还在沉睡的“完美错过”……
近些年,开民宿也被视为一种神仙职业。尤其是在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的加持下,让“民宿”成为超越平庸生活的美丽标签。可当几年前的春节,我站在丽江束河古镇小广告牌前,看着多条民宿转让的信息时,才明白做民宿的难处。有亲戚在当地做过民宿经理人,在他看来,即使一个看上去很诗意的行业,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非诗意。这让我想起,诗人汪国真写过一句“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”。
这种反差叙事,对“大厂”而言更不稀奇。在被艳羡的背面,亦有着挣扎、慌张的心灵。月亮和六便士对心灵的争夺战,从不停息。每个行业都有外界看不见的忙碌、看不见的压力。这种压力,来自考核,来自竞争,来自内耗,来自危机,也来自某些不确定。
正所谓冷暖自知,当信息的不对等和经历、情感的不一致,形成种种认知上的误会和冲突时,我们唯一能做的,也许只是笑对和自我排解。能被共情固然好,不能共情也不必失意,带着本心往下走就可以。
人生就是一部不断被心灵擦拭的“时间之书”,虽然惆怅不断,但好在,每一个拒绝平庸生活的人,最终都能找到让自己喜悦的方式。